修行金篇摘要第十一篇

太上無極混元教主 元始天尊  降

真道難談,真道難說;真道難言,真道難書。自古至今道德經五千言盡述真道之機,但是奈於文言深奧,文義深藏,因此使有心人探究道德真機者,往往望而生畏,不知所云。今聖天堂諸生崇尚道德,推行普化大任,弘道甚勤,當仁不讓。此種精神感召 太上道祖下凡註解道德經,尤以在文言文義方面,一理貫通;更原文對照,白話通俗,使有心深究道德真義者,能夠一目了然,洞徹真機。故此書一出,誠為修道者之福音,智慧者之聖典,讀書者之經書;更是人生永恆之真理,哲學之泰斗,又是一本最通俗最簡明的翻譯寶典。因此,凡是觀看此書者,定能領悟道祖的真實智慧,進而腳踏實地,確實履行道德之真義,方不失 太上道祖下凡註解之苦心。今值道德經註解完成之際,特降壇加頌其德,是為序。

元始天尊

謹序於台中聖天堂

天運甲子年十月初八日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靈寶天尊  降

大道久遠,奈何世人偏行羊腸小道;大道光明,奈何世人偏向黑暗之途。故,人心不古,已成事實。在此之際幸有南贍部洲台疆寶島,台中聖天堂,適時適途,奉旨開堂闡教,諸生道志,如虹貫日,感召天心。因此仙佛紛紛降鸞著書。尤以 道祖老子,慈悲惻隱,一來為了開示道德真機;二來為了扶助聖天道務發展。所以不惜雲路迢迢,臨壇註解道德經,更以通俗白話文翻譯成書,書中字字珠璣,言言沉檀,深入淺出,微妙精深,誠為無上大法一氣呵成之巨作,更是末世之指針,茫海之燈塔。故,此書一出正可復興道德之文化,振起世人崇尚道德之共鳴,希聖天諸生能廣傳天下,有德之士能誠心助印,俾使此書流傳不朽。茲值道德經註解即將付梓之前,特降序,以為勉。

靈寶天尊

謹序於台中聖天堂

天運甲子年十月初八日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廣成子仙翁 降       

道隱無名,道隱無言;道隱無形,道隱無相。但是「道」之無名、無狀、無形、無相,卻顯其有名、有言、有形、有相,更藏於《道德經》五千言之中。只是世人智慧淺薄,靈根日昧,難以體悟,難以力行而已。故末法以來,能透視道德真機者,寥寥無幾。今 道德天尊  太上老君為了使道德真義能廣播世人知曉,不惜瑣屑之煩,下凡註解道德經,更以最通俗最簡明之方法翻譯成書,讓人人皆能體悟真實的道德良知,使人觀看此書,好比   道祖登壇說法,一樣親近平實。所以,有心深入道德經八十一章之士,不必再受古文之隔閡,而不能領悟 老子的真實智慧,吾希天下有德之士,在此書出版之後,能宣化知音,使五濁惡世漸入清平之象。今道德經註解即將付梓之際,余特臨壇祝賀,願此書一出芸芸蒼生,咸歸彼岸,是為序。

廣成子仙翁

謹序於台中聖天堂

天運甲子年十月初八日   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本堂主席 關  登台

溯自癸亥年九月十九日本堂奉旨開堂闡教以來,神人在歷盡滄桑,篳路藍縷之下,諸子艱苦奮鬥,方能推行道務之進展,真是皇天不負苦心人也。余觀此種現象,亦欣慰無比,因為本堂之道務,除了諸天仙佛降壇著書之外,尚承蒙善心人士,默默扶助之功,始能完成如期之巨作。苦心血汗,並無白流。尤以 太上道祖臨壇所註解之道德經,人人注目期待,人人樂見其成。可見末法之中有好道之音,默默行善之士。今此書在千呼萬呼之下,終著成功,道德精華盡洩無遺,希天下之士,凡閱此書者,當沐手誠心閱讀,如遇深奧妙理難以體悟之處,只要閉目靜心幾分,遂能深入其妙,體會內在真實之智慧,得到內在震撼之寧靜,此是道德經精髓之處。今值此書出版之前,余特作序以為勉。

天運甲子年十月初八日 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道與名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道德經觀妙章第一)

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無名天地之始;有名萬物之母。故常無欲以觀其妙;常有欲以觀其徼。此兩者,同出而異名,同謂之玄。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

道祖曰:

今天由我來講道,那麼道是什麼呢?「道」這一個字,是表示宇宙萬物尚未形成之前的真理,也表示虛空之間,一切有形世界與無形世界的能源。因此人類是難以使用語言與文字,去形容它,去描述它。可是世人卻偏偏喜歡以語言或文字去表達這個「道」,而且說得很多、很多。依我看來,這只是口頭之「道」而已,因為這個「道」,如果是可以講出來,或是形容出來,就不是真正本來的「道」了,更不是永恆不變的「道」了。因為講出來的「道」,只是描寫與形容而已,與事實畢竟是距離很遠的。

譬如說:一張桌子,就是一張桌子,你就是巧奪天工,畫得跟真的一樣,畢竟還不是真正的桌子,這就是「本來的東西與形容描寫的差別距離」。可是世人就是這麼頑固,喜歡門戶之爭,都去強調我們才是「道」,你們不是「道」,而且每個人所強調的「道」都不一樣,更造成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與矛盾。因此,我看到這種情形,才發覺到,可以用言語表達出來的,已經不是真正的「道」了,因為這只是形容與描寫而已,而真正的「道」是無法形容與描寫的,就好像  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談到說:「我說法四十九年,實在是沒有說法的,如果你們以後講我有說法,就是在毀謗我」,由此可知,  釋迦牟尼佛對「道」的體悟,也是難以使用言語代替的,所以修行的人,如果自己不去體悟大道的話,只想依靠別人的說詞,像這樣的瞭解還是離道很遠的。

「名」這一個字,是指宇宙萬物還沒有形成之前的名字,那個時候宇宙萬物,都沒有名字,可是沒有名字,才是真正永恆不變的名字。

一旦到了宇宙萬物變成有形體,可以看得出來,又可以摸得到的時候,人類就會給它立個名字,可是這只是人間的巧立名目而已。因為萬物是經常在變換更改的,因此這個名字也就跟著變換更改。譬如人的名字,隨著人的死亡後,這個名字也就跟著死亡,所以有名字的稱呼,都不是真正長久的稱呼。

所以說,沒有名號及沒有名稱的東西,才是天地之間的原始。照這樣說來,稱呼與名字,不就像萬物的母親嗎?所以我說:人的心靈在清清靜靜連一點慾望也沒有的時候,才能觀察出一切萬物的本來面目。如果在心中充滿慾望的時候,所觀察到的,只是萬物的外表而已。

以上兩種人的心境不同,所以所觀察到的事物,當然就有不同的見解與看法,這不是很玄嗎?在如此玄妙之下,我們如果再深入去探討的話,便可得到更玄妙的問題,你相信嗎?所以我說,研究「道」這門學問,的確是所有玄妙之門中,最玄妙的了,你說不是嗎?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相對論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觀徼章第二)

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;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,長短相形,高下相傾,音聲相和,前後相隨。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萬物作焉而不辭,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惟弗居,是以不去。

道祖曰:

假使為了表現美好的形相,就一再去虛偽的巧扮,像這種作為,難道還能算是美好嗎?如果只是希望行善讓別人知道,才去作善事,那麼這種行為,還能算是行善嗎?

因此凡是沒有「有」的感覺,就沒有「無」的感覺,因為「有」與「無」是相對的。沒有「困難」的感覺,就沒有「容易」的感覺,所以困難與容易也是相對的。沒有「長」的名稱,就沒有「短」的名稱,所以長與短,也是相對的。沒有「高」的名稱,就沒有「下」的名稱,所以高與下也是相對的。沒有「小聲」的分別,就沒有「大聲」的分別,所以小聲與大聲也是相對的。沒有「前方」的分別,就沒有「後方」的分別,因此前方與後方,也是相對的。

所以聖人知道以上這些相對的問題之後,為了要超越褒獎與煩惱的包袱,所以他就以無為的心去處事,因為以無為的心去處事,他就不會感到困擾。因此,他對人民的教化,就不喜歡以辯論的語氣去實行。他會學著天地培養萬物一般,不辭辛勞,而且不自傲,更不視為己有一樣的無為。

因此聖人他以天地之德為榜樣,所以就做了許多事情,可是他做了許多事情之後,還是感到自己沒有做一樣。因為他是不想居功的,所以他往往在大功告成之後,就功成身退,不想去佔有這個榮譽。像他這樣寬容大量的涵養,連自己所建立的功德,都不去攀緣,因此反而使他的功德,更是萬古流芳啊!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天地與聖人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守中章第五)

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;聖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天地之間。其猶橐籥(音同陀月)乎?虛而不屈,動而愈出。多言數窮,不如守中。

道祖曰:

天地真的不仁慈嗎?為什麼將萬物當成祭祀的草狗一樣,用過之後就不要了。聖人真的不仁慈嗎?為什麼將天下百姓,當成祭祀用的草狗一樣,用過之後就不要了。其實天地化育萬物是遍及一切的,聖人博愛的精神也是遍及一切的,他們的心境,絕不存有偏狹之心與分別之念。

因此萬物的退化,完全是隨著他們的因果造化,這怎能怪罪天地的不仁慈,或怪聖人的不仁慈,其實這完全是人民自己所作所為,自己招來的因果禍福啊!

所以說天地之間,就好像一個風箱一樣。如果沒有人去搖動它,它就虛靜無為,但是它生風的本性仍然是不變的,如果有人去拉動它,那麼,風就自然吹出來。

因此,天地與聖人的心境是無為的,而現在有些人,他的思想不是偏左,就是偏右,不能默守中庸之道,常常以為自己很聰明,妄作主張,固執己見,互不相讓,像這種作為,不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嗎?

所以像以上這些多餘的做為,不如守住中和之道,譬如說:眼晴如果不多看,魂氣就隱藏在肝臟。鼻子如果不多嗅,魄氣就隱藏在肺臟。嘴巴如果不多說,神氣就隱藏在心臟。耳朵如果不多聽,精氣就隱藏在腎臟。身體如果不移動,意氣就隱藏在脾臟。

以上這五種神氣,如果能夠守中,身體中的五氣自然歸於本位,濁精自然化元氣,元氣自然化神氣,神氣自然歸於虛無之中,這就是修身的要訣,性命的關鍵,學道之人不可不知呀!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無形的真神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谷神章第六)

谷神不死,是謂玄牝(物之雌者,形容母體之能生萬物也)。玄牝之門,是謂天地根。綿綿若存,用之不勤。

道祖曰:

天地有無形的真神,人體有無形的元神,這都是虛無妙有的,看也看不到的。現在我們就簡稱祂為萬物之母吧!萬物之母,雖然毫無門路可尋,但是,天地萬物無不是從此而出,從此而入,因此祂才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呀!所以妙有之門是至虛至無的,是用之不竭,取之不盡的,像這種變化的玄妙,不是現在才有的,而是自古以來就有的。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無私之心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無私章第七)

天長地久。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無私耶?故能成其私。

道祖曰:

從無法計算的年代之前,天仍然是這個天,地仍然是這個地,可見它的生命是長久的,那麼天地為什麼能夠如此的長久呢?就是因為它不自己生長自己,而生長萬物,不為自己,而為別人,所以它能夠長生。

因此聖人,明白這個道理之後,他也學著天地一樣,將自己的事放在後面,將別人的事情放在前面,可是祂的靈性,卻永遠在別人之上。因此他雖然將自己置之度外,但是祂的真我,反而永遠長久存在啊!

這就是聖人,祂沒有私心,反而能成就祂的偉大,而且等到祂的身體死了之後,祂的靈性,永遠超脫三界,不再受到六道輪迴之苦,還受到後人的敬仰,這就是祂沒有私心,反而得到了好處。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致知的極點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復命章第十六)

致虛極,守靜篤。萬物並作,吾以觀其復。夫物芸芸,各歸其根。歸根曰靜,靜曰復命。復命曰常,知常曰明。不知常,妄作凶。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王,王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沒身不殆。

道祖曰:

如果人能夠致知,達到虛無妙境,虛空妙有的時候,便可達到大智慧的極點,又能誠心誠意的守靜達到最高止境的時候。那麼萬物的生長、孕育、死亡,我們就能夠從無形的氣胞,觀察到有形的物體。又能從有形的物體,觀察到無形的氣胞,這些生生化化的過程,我們不難去發現它,週而復始,循環不息的奧妙。

因此雖然萬物是眾多的,但是最後還是要回歸到生命的根源。所以萬物回歸到自己生命的根源,就叫做「靜」,靜也就是回復到自己真我的生命。回復到真我的生命,才是真正的長生。

知道什麼是長生的人,可說是明白什麼是「假我」,什麼是「真我」的人。如果不明白靈性不滅的人,大多是胡思亂想或是異想天開的人,因此容易輕舉妄動,一旦輕舉妄動,往往就要招來災殃了。

因此想珍惜真我的人,他能容受一切,無所不包,所以這種人的心胸開朗,更是大公無私的人。像這樣至公無私的人,就會將挽救蒼生視為己任,這就是聖人了。所以聖人也稱為「王」,既然是王,必然是順天行事了。能夠順天行事,就合乎真常之道了。能夠合乎真常之道的人,就是假我的肉體死了,也不會墮入六道輪迴了。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回復純真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樸素章第十九)

絕聖棄智,民利百倍;絕仁棄義,民復孝慈;絕巧棄利,盜賊無有。此三者,以為文不足,故令有所屬:素見抱樸,少私寡欲。

道祖曰:

真正的聖人,不自以為聖人,如至聖先師孔夫子,在世的時候,以聖人之行,但不以聖人之名自居,反而使他的聖名長久,就是因為他能夠棄除智巧的心機,順其自然,反而能夠讓人民學習他的言行榜樣,這對人民來說,是利益百倍的。

在力行仁義的時候,也是一樣,不必刻意去標榜自己,能夠這樣的話,人人才能回復到孝慈的自然本性。比如說,人人都不以奸巧的手段去騙人,那麼其他的人,就不會起盜賊之心了。

以上這三種理論,有些人認為是多餘的,是難以感化天下的。所以我就另外傳下一種啟示,來教導天下的百姓,就是持守樸素純潔,少思寡欲,回復到純真的本性。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視萬物為一體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食母章第二十)

絕學無憂,唯之於阿,相去幾何?善之於惡,相去何若?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荒兮其未央哉!眾人熙熙,如享太宰,如登春臺。我獨泊兮其未兆,如嬰兒之未孩,乘乘兮若無所歸。眾人皆有餘,而我獨若遺。我愚人之心也哉!純純兮。眾人昭昭,我獨若昏。眾人察察,我獨悶悶。澹兮其若海,漂兮若無所止。眾人皆有以,我獨頑且鄙。我獨異於人,而貴食母。

道祖曰:

只要斷絕奸巧的心思,反而使人沒有分別計較的憂愁。比如在接待對話之間,輕輕和氣的回答「唯」,和不耐煩忿怒的回答「啊」,這兩句話同樣是聲音,相差沒有多少!可是在別人聽到耳裡的感受就不同了,一種是覺得良善的,另一種就覺得惡意的。

所以只是一句話的應聲回答,良善與惡意,就很明白的表露出來,相信每個人都覺得很可怕,我也一樣,不能不怕呀!

可是世人不修心德,心田寶地都好像荒廢的田園一樣,忿恨貪慾的雜草到處叢生,不去修剪。這種貪慾無厭的樣子,就好像要參加豐盛的筵席一樣,很想嚐試。又像春天登上高台,遠眺風景一樣的愉快。

唯有我的心境淡泊恬適,心清意定。就好像嬰兒在母體的懷抱中,好像動,又好像不動,沒有思慾,也沒有煩惱,像這種不沾染世俗的樣子,又好像無所歸的遊子一般。

不像世人經常自得意滿,尤其在追求功名利祿的時候,就好像有用不完的才智與能力。而我的才智與能力,就好像遺失一樣,心境之中空空洞洞,我真像愚人啊!是那麼的無知無識,渾渾沌沌的。尤其世人的眼目,謀慮多端,就好像很精明銳利的樣子。唯有我昏昏昧昧,像無知的小孩。

還有世人斤斤計較的樣子,就好像很會分別。唯我像沒有知識的人,不知道怎樣去分別與計較。哈!我的心,恬淡寧靜,就好像大海一樣的深闊廣大。像風一樣的飄搖自在,不執著一定的住所。

世人都仗恃自己聰明才智,以為自己很有作為。而我呢?就像一位愚頑又鄙陋的粗人。唯有我跟世人不一樣,是因為我一心以道為重,視萬物為一體,就好像時時要吸食母乳的嬰兒一樣。得到母乳,性命可全,失去母乳,性命就難保了呀!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道的顯現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從道章第二十一)

孔德之容,惟道是從。道之為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。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。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自古及今,其名不去,以閱眾甫。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?以此。

道祖曰:

如果想去洞悉「德」的真實面目,惟有從道體之中,才能夠找出目標與答案。那麼道體又是什麼呢?它本自無形,又無一定的形象。是恍恍惚惚的,說有又無,說無又有。

可是,在這恍惚之間,它又具備一切的形象,在這恍惚之中,它又包涵了天地一切萬物。它是那麼長遠,又是那麼幽深,在這長遠幽深之中,又具有生命之源的東西。難以窺測的原素與原理。

而這些原素與原理又是非常真實的。如天地沒有這些原素,天地就不能悠久,人類沒有這些原素,人類就不能生存。而且其中又包涵了應用不失其時的信驗,與循環不息的根據。

所以它從古代到今天,它一直還是存在的,它的名字也沒有消失,更沒有改變。像這些跡象已足以讓天下人,去印證去體會。但是我何以發現這些呢?就是「道」給我的啟示。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不用爭奪的爭奪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抱一章第二十二)

曲則全,枉則直,窪則盈,弊則新,少則得,多則惑。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。不自見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長。夫惟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。古之所謂曲則全者,豈虛言哉!誠全而歸之。  

道祖曰:

依我看來,能夠虛受委屈的人,他的心境一定是很完全的。

能夠涵受冤枉的人,他的心性一定是最坦蕩率直的,能夠低聲下氣的人,他的心靈一定很充盈圓滿。能夠忍受穿用破舊衣物的有德之士,他的心地,一定非常清新。能夠減少自己慾望的人,他的心中,反而什麼都有,什麼都得到。所以說貪求外在物質的人,他的內心是最迷惑的時刻。

因此聖人的心境是充實的,他抱持著,心的原點「佛性」,就足以為天下人的模範。所以說不固執自己成見的人,他的心才能夠明白。不自以為是,認為自己不是全對的人,他的德性才能夠彰顯出來。不誇耀自己功德的人,才是最有功德的人,因為他將功德保全於心性之中,沒有遺漏。不誇耀自己才幹的人,他的才幹才能長久,因為他不驕不傲,更受人尊崇。

因為他不與人爭奪,但是他不與人爭奪,反而天下的人,沒有一個人可以跟他爭奪。因此古人所說「委屈就是完全」的道理,難道是虛偽的言語嗎?所以說能夠時時「誠於中」的人,天下自然就歸向於他。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自然之道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同道章第二十三)

希言自然。飄風不終朝,驟雨不終日。孰為此者?天地。天地尚不能久,而況於人乎?故從事於道者,道者,同於道;德者,同於德;失者,同於失。同於道者,道亦樂得之;同於德者,德亦樂得之;同於失者,失亦樂得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

道祖曰:

減少言論的爭辯,更合乎自然的道。你看!狂風刮不了一早晨,他自然就停止了。暴雨下不了一天,它也難以再下了。誰刮的狂風?誰下的暴雨?就是天地啊!

誰能比得上天地呢?天地這麼大,如果不順乎自然而為,尚且還不能長久。更何況是我們這些小小的人呢?何必去違反自然,去爭辯是非呢?

所以說,想修行大道的人。如果面對一位有道的人,我們就以「道」來互相研究討論。如果面對一位有德的人,我們就以「德」來互相勉勵。如果面對一位失意的世俗人,我們就以慈悲的心,去安慰他。

能夠這樣做的話,你跟有道的人在一起,有道的人也感到很快樂。你跟有德的人在一起,有德的人也感到很快樂。你跟失意的世俗人在一起,失意的人也感到很愉快。

因為無形的道,是很微妙深遠的,可是有些人,對「道」就是信心不足。有些人,根本不信,所以你就是強辯,也是沒有用啊!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至善的人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襲明章第二十七)

善行無轍跡,善言無瑕謫,善計不用籌策,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,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。是以聖人常善救人,故無棄人;常善救物,故無棄物。是謂襲明。故善人者,不善人之師;不善人者,善人之資。不貴其師,不愛其資,雖智大迷,是謂要妙。

道祖曰:

至善的人,他行善於天下,心裡沒有虛偽的做作,也不讓別人知道他的念頭,因此他的心中,絲毫不留下行善的痕跡。

而且至善的人,他說話的時候純粹是自然本性的流露,因此他所說的話,就是真理。所說的既是真理,當然就讓人心服口服,所以也就沒有缺點讓人責備。

更何況至善的人,他的心就是佛,佛就是他的心,所以他所做的事,不用什麼計劃,一行一動,都是仙佛的顯現。不像凡人,想做好一件事情,都是用盡心機,結果無論怎麼算,怎麼計劃,所做的事,還是離不了因果輪迴。

還有至善的人,他的心境,物我兩忘,純粹自然無為!不去執著身外之物,所以他的心門,不必使用門鎖,別人也偷不了「他的解脫之心」。不像凡人的巧設機關之門,裝設門鎖,可是最後還是被奸詐之徒破壞。

而且至善之人,他立了誓願要救渡天下之人,因此他時時刻刻不會將這個誓願忘記,因此天下的人,也時時刻刻沒有忘記他的恩德,像這種不必立下條約,不必交換信物的約定,可是有誰能夠解開他們的約定。不像凡人經常以信物約定,或是立了契約書,好像已經用約定將兩個人綁住,可是到後來,還是難免有一方黃牛,而解除了約定。

所以聖人,他具備有以上至善的心境,因此他常常懷著善良的本心去救助別人。他認為教育是不分別的,所以他不嫌棄人的貴賤或貧愚,一樣的施以教化。

所以他的心與萬物合而為一,因此他無論對動物植物,都沒有毀損與輕棄的念頭。這就是聖人他承襲古人的明德啊!

所以至善的人,他的言行,很合乎大道,就成為不善之人的老師。不善之人的作為,就成為至善人的資料。

但是至善的人,仍然不會執著,擁有老師的資格。因為他希望每個人,都是至善的人,所以他也希望,以後再也沒有不善的事,成為他的資料。雖然他有超人的智慧,可是他仍然大智若愚。這才是了解真理的人,更是悟到精深之道的人。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知止之道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知止章第三十二)

道常無名。樸雖小,天下不敢臣。侯王若能守,萬物將自賓。天地相合,以降甘露,人莫之令而自均。始制有名,名亦既有,夫亦將知止,知止所以不殆。譬道之在天下,猶川谷之於江海。

道祖曰:

未有天地之前,本來就沒有名字可言,可是雖然沒有名字,卻是造化萬物,養育萬物的根源,所以說,凡是有名字的,必定會變遷,凡是有名相的,皆是不實在的,因此道是常久存在的,因為它本來就沒有名字。

「樸」是無名的比喻,好比木頭尚未分割前的名字叫做「樸」,若割開做成器具後,便有了名字,因此「樸」字的意思,就是表示未有天地之前與「道」一樣的形象。

所以雖然是小小的名字,但是天地萬物,無不是從此無名之「樸」生化而來,因此天地之源是尊貴無比的,就好比一位國王,有誰敢以「宰相」去稱呼呢?

因此,如果侯王能夠守住這種渾全的「樸」,就是無為之治了。萬物就自然了,百姓也可以和樂相助,安居樂業了。

不信你看,天地必先和合這個陰陽之氣,陰陽之氣能夠調合,氤氳之氣自然也就調合了,氤氳之氣既然調合,甘露之水未有不降的。

因此,上天如果降下這祥瑞的甘露,去滋潤萬物的話,也根本不需要人們去指揮它,或是去分配它,它就會很自然平均的降下來。

但是當國家還沒安定的時候,不能不製造一些有名的器具,來治理天下,但是有了器具,能夠達到和平之後,就應該知道知止了。

因為知道知止,就是歸於道,歸於道,就沒有危險的禍患了。就好比天地的運轉順著軌道而行,又好像河川與溪水流入大海一樣,有了歸宿。有德的仁君,這樣去治理天下,就成為天下人的歸宿。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天地的胸襟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成大章第三十四)

大道汎兮,其可左右。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,功成不名有。愛養萬物,而不為主,常無欲,可名於小;萬物歸之,而不為主,可名於大。是以聖人,終不為大,故能成其大。

道祖曰:

天與地之間的能源,是非常充沛的,可以任其自然的要往左邊就左邊,要往右邊就右邊。甚至於萬物依賴著它生長,它都不會推辭。而且它還在滋潤萬物與培養萬物之後,就是成功了,也不想去爭功、爭名、爭利。

它甚至於以博愛的心去養育萬物,就好像父母關懷子女一樣的愛護著,可是它還是不以為自己就是天地萬物的主人翁,像這種胸襟是何等的偉大呀!

它無所慾望,也不居功,就好像它很微小一樣。萬物生化以後,都歸向於它,它還不知來當主人翁。因為它能虛受一切,所以這種才是真正的大啊!

就好像聖人一樣,他總是不以為自己很大,這才是真正的偉大,更成就他的偉大。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道的玄妙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大象章第三十五)

執大象,天下往。往而不害,安平泰。樂與餌,過客止。道之出口,淡乎其無味,視之不足見,聽之不足聞,用之不可既。

道祖曰:

大道之體是沒有形象的,就是因為沒有形象,所以天地萬物無所不包,無所不容。人的心如果能像大道之體一樣,無所不包的話,那麼天下之人,沒有一個不歸從他的。如果天下的人,都歸從他,這是最好不過了,因為天下將要太平了。

可是等到太平安樂之後,也不可一味貪求享受,因為享受就像作客一般的短暫,是不能長久的。

只有「道」的顯現,瀰漫在虛空之中,它是那麼的淡薄,那麼的毫無味道。你想要去看它,又看不到它,你想要去聽它,又聽不到它,可是當你要用它的時候,卻是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呀!這不就是「道」的玄妙嗎?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人民的自然歸化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無為章第三十七)

道常無為,而無不為。侯王若能守,萬物將自化。化而欲作,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。無名之樸,亦將不欲。不欲以靜,天下將自正。

道祖曰:

道雖然是無為的,但是因為他的無為,反而使他無所不為,例如五行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之變遷,四季之調配,沒有一樣不是它的造化,沒有一樣不是從它的懷裡生長出來,所以是無為而無所不為。因此假使一位君主,能夠守住無為之道,萬物自然就歸向於他。但是在萬物歸順之後,難免還有一些惡人使出欺詐的作為。

如果為君王的人能善於挽救的話,只要以無為的道理去開導他,人民自然好清好靜而無爭奪。倘若人民好清好靜無爭奪的話,則他們自然歸化於清靜自正了。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無生有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反覆章第四十)

反者道之動,弱者道之用。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。

道祖曰:

萬物皆在生生化化反覆的運轉著,但是它無論怎樣的運轉變化,也是從道的本體中而發,可是它雖然反覆的運行,到最後還是要歸於柔弱與寧靜。

就好像一陣風吧!它雖然很強勁,但是不久便要歸於平靜,又好比一陣雨吧!它雖然下得很大,但是下不了多久,還是要歸於平靜。

所以說天下萬物皆從「有」(太極) 之中而生,可是這個「有」(太極) 還是從「無」(無極)之中生化而來的。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自然的原則與定理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天道章第四十七)

不出戶,知天下;不窺牖,見天道。其出彌遠,其知彌少。是以聖人,不行而知,不見而名,不為而成。

道祖曰:

天下總有一個原則與定理,聖人就是能夠體悟這個原則與定理,所以天下雖然很大,但還是離不開這個原則與定理,所以聖人不必走出門戶,就可以完全知道天下的一切事物了。

因為宇宙天地之間,不過是陰陽動靜而已,陰陽動靜,不過是無極太極之理而已,聖人盡其本性,就是盡其天道,所以聖人之本性,就是行其天道。

但是凡夫之人,則不同,每每要以自己的眼睛,來了解天下的事物,而不知天下的事物是不可窮盡的。

所以凡夫俗子費盡了畢生的精力,走遍天下,迷於身外之見,反而更迷失了自己的本性。

所以是走得越遠,知道的反而越少,因為自己越遠離了本性,受到外物之染的原因呀!

所以說,聖人他反而不必走遍天下,自己只求淡然無欲,但他仍然可以知道一切的,何必跑到很遠的地方去搜尋身外之物呢?眼前就是法界了,心上圓明的人,自然可以洞見一切。所以聖人不必行遠而可知一切啊!

所以也不必視察外界,就可以說出自然法則的名目了。也不必去多餘的造作,只要盡己之性,自然而然就完成聖業了。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無為的妙處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日損章第四十八)   

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。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。無為而無不為矣。故取天下者,常以無事,及其有事,不足以取天下。

道祖曰:

一個人如果是為了學問求知見的話,是有益的,但是這種「益」只是短暫的,而學道就不同了,因為學道是要損去了知見,除去了情慾,更要排除了妄念,及名利虛華一併丟棄,這樣物我兩忘,私慾淨盡之後,就是達成無為的境界了。

有了無為的境界,就是無所不為了,可是這個「無為」,其中隱藏著深妙的玄機,是動中之靜,靜中之動的無為,是虛中之實,實中之虛的無為。

譬如天之無為而四時能行,地之無為而萬物能生。因此人與天地合為三才,如果人能無為,真性了然,萬物的造化,無不在身心之中,此是人之無為的妙處。

所以要得到天下,如果以私慾之心,或是仗恃自己的力量,去取得的人,那麼將不可得。

所以一個真正體悟大道的人,他會以道德仁義去取得天下,如古時候的「堯、舜、禹」這些聖人就是一個榜樣,不但取得天下,又取得天下人民的心,這才是真正的取得天下。

而「秦始皇」就不同了,他以私慾的作為,想將天下納為己有,其實這種作為反而使人痛恨,使天地神祇不悅,所以像這種取得天下的方法,是不足以效法的。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聖人之心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德善章第四十九)

聖人無常心,以百姓之心為心。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,德善矣。信者,吾信之;不信者,吾亦信之,德信矣。聖人之在天下,怵怵焉,為天下渾其心,百姓皆注其耳目,聖人皆孩之。

道祖曰:

所以說聖人的心,是隨其百姓的心態習俗,隨宜制化的,他不以一己之見教人,更不以私見或是分別之心待人。

所以聖人既然無分別之心,那麼看到善良的人,或是見到善良的事情,聖人也以仁慈之心去親近他,看到不善的人,見到不善的事情,聖人也一樣以仁德之心去感召他。

而且聖人在待人接物方面,皆以誠信待人,無論是守信的人,聖人他這樣對待他們,連一些沒有誠信的人,他也是一樣以誠信對待他們,使這些不誠信的人,能因受到聖人的德性感召,而歸於誠信,這就是聖人的德信啊!

所以聖人生活於天下之間,每每為天下的百姓,因為不知泰然自處,更做出悖理越軌的醜事而擔憂,及感到恐懼不安,所以聖人何等的慈悲,他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,而渾濁了自己清靜的性體。

因此聖人有這麼大的慈悲心,所以天下的百姓皆以他為依歸,時時的仰望著他,想聽聽他的話,聽聽他的道理,想看看他,看看聖人的慈容。

所以聖人有這無上的德威,他看到天下百姓,就像看到自己親生的小孩一樣,去教導他,去感化他,這就是聖人可敬之處啊!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

悟道之人

太上老君  降   (道貴章第五十六)

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塞其兌,閉其門;挫其銳,解其紛;和其光,同其塵,是謂玄同。故不可得而親,亦不可得而疏;不可得而利,亦不可得而害;不可得而貴,亦不可得而賤。故為天下貴。

道祖曰:

真正悟到「道」的人,心與道合,可是卻難以用言語表達,就像  釋佛所說:「無法可說,是名說法。」  達摩祖師所說:「達摩東來一字無,全憑心意用工夫,若要紙上尋佛法,筆尖蘸乾洞庭湖。」可見「道」是如何的微妙了。

可是偏有一些好於炫耀自己的人,喜歡在大庭廣眾,高談闊論,行為乖張,高傲自取,其實這種人,反而是不知「道」的人。

所以有道的人,他首先塞住了,他的口舌紛爭。關閉他七情(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愛、惡、慾)六欲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)之門,挫折他鋒芒又高傲的銳氣。這一切才是解脫紛擾煩惱的方法。

同時有德之人,他毫無高傲之心,就是有功於眾生,可是他的心與眾生的心,仍然能夠像燈光與燈光在一起的時候,那樣的混合。那樣的不矜奇、不立異、不粉飾,隨俗同塵。他的作為沒有一點特殊的地方,使人感到特別,反而與人共同相處。

但是這種人,你想親近他,其實是不可能的,因為他心同虛空,是不染情慾的,你想疏遠他,也是很難的,因為他慈悲為懷,關愛世人,使人難以捨棄他的恩德。

你想利益給他,其實也是不可能的,因為他為了世人而淡然無慾,只是抱著「取之眾生,用之眾生而已」。你想加害他,也是不可能的,因為他有解脫的心,能夠超出生死的假相。你想貴重他,也是不可能的,因為他不貪慕榮華富貴的虛名地位。你想輕賤他,也是不可能的,因為他心靈中時時懷有如瑰寶般的牟尼寶珠。

因此,外在的形象,以及褒貶毀譽,都不能打動他本心的自在,所以這才是天下最尊貴的人了。

(摘錄自 道德經白話註解)